1995年8月1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0周年之际,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了著名的“村山谈话”,反省侵略战争历史,为殖民统治和侵略历史谢罪。此后,日本历代内阁大都承袭了“村山谈话”的精神。在即将到来的二战结束7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安倍也将发表第三次内阁上台后的“首相谈话”,谈话能在多大程度上继承“村山谈话”的精神并形成面向未来的内容,值得拭目以待。
“侵略”、“殖民统治”和“反省”是“村山谈话”的关键词,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却数次暗示“安倍谈话”有修改“村山谈话”关键内容的可能性。事实上,从安倍上台后的历次相关表态不难看出,安倍对承认“侵略”、“殖民统治”持消极态度。
安倍曾在2013年4月的参院预算委员会上表示:“不会原封不动地继承‘村山谈话’”。在2013年和2014年“8•15”战败纪念日讲话中,安倍更是一反历届日本首相的做法,未提到日本作为侵略国的“加害责任”和“不战誓言”。在今年的新年记者会上,安倍虽然表示将延续“村山谈话”的反思精神,但并没有提及是否会就日本的战争责任进行道歉,同时还坚称将奉行所谓“积极的和平主义”,继续推动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
时逢二战结束70周年,安倍在此时提出总体上继承“村山谈话”,实则是出于国内和国际政治背景的需要。
日本国内经济的困局给安倍政府带来了一系列两难选择。“安倍经济学”虽在一段时间内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增长,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因此,要保持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安倍政府亟需要稳定国内和国际的环境。
而为了影响国际舆论,安倍政府已经着手展开针对欧美国家的外交攻势。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从1月15日至22日访问印度、法国、比利时(欧盟)、英国,意在向欧洲宣示日本战后70年来的“和平国家道路”和今后“对世界和平繁荣的贡献”。安倍也计划春夏之际访问美国,在美国发表演讲,阐述对战后70周年的认识。
众所周知,改善与中韩两国的关系是今年日本外交的焦点,但如若“安倍谈话”淡化乃至部分推翻“河野谈话”、“村山谈话”的核心内容,将会再度引起与中韩之间的摩擦。尽管中日去年11月已实现了首脑会谈,但两国间的历史问题仍是制约双边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
中日关系能否稳定发展,除了经济方面的战略互惠之外,更取决于双方关于历史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安倍政权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侵略中国等历史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安倍如果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继续走错误路线,不顾及二战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不听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劝告,并引发与周边国家的矛盾,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亦无法获得周边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赖,中日关系更难以实现根本好转。